首页» 新闻网» 媒体北理» 媒体人物

北理工有个“大嗓门”的梦幻团队

原文标题:北理工有个“大嗓门”的梦幻团队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07/05/nw.D110000gmrb_20200705_1-07.htm

  【解码“新动力人群”】 

  在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北理工”),有一个“大嗓门”的梦幻团队。

  说他们是梦幻团队,是因为团队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屡立奇功,在国庆60周年阅兵、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展示的特种车辆中,都装备有他们的创新成果。

  说他们是“大嗓门”,是因为他们在科技前沿不断突破,每次成果发布都会声震“江湖”。2020年1月10日,他们因最新成果荣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说他们是“大嗓门”,还因为团队成员大多真的是“大嗓门”,说话声音都很响亮。

  这个“大嗓门”的梦幻团队,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领衔的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特种车辆传动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

  1.“后墙不倒”,只能背水一战

  对车辆来说,传动系统就像人体的肌肉和神经,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使车辆能够灵活行驶。

  在全球范围内,特种车辆传动技术及装置都是国家间角力的“杀手锏”,是学不来也买不来的,必须自力更生。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特种车辆已经广泛装备了第三代液力机械综合传动系统,而中国仍在使用第二代机械传动系统。

  面对着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国已经没有选择,必须开拓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初,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作为核心攻关单位,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第三代特种车辆传动关键技术专项研究。

  天有不测风云,项目刚刚启动就遭遇了重大挫折。“58岁的项目牵头人朱经昌教授不幸突然因病去世,留下大量未竟的工作。”项昌乐回忆道,“朱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那时候我只有27岁,刚刚毕业留校两年,正想着要考博还是要出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项目即将停摆的危急时刻,一直是朱经昌教授主要助手的项昌乐临危受命,毅然接手老师未竟的事业,投身于特种车辆传动系统研发这一国家使命之中。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三十年如一日的科研攻关,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的团队有一条铁律,那就是——‘后墙不倒’。”如今已担任北理工党委常务副书记的项昌乐说,“‘后墙不倒’的意思是,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完成研制任务的时间节点不能突破,必须严格按照计划目标完成科研任务。”

  怎么能对科研创新提出这么“霸道”的要求?

  “因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是服务于国家急需的,是重大科研战略计划中的一部分,绝对不能因为我们的缘故影响和耽搁整个项目的研制进程。”项昌乐说,接下这个科研任务,就像是接下一张“军令状”,他的人生自此驶入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轨道。

  第三代特种车辆传动关键技术与装置,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片空白,年轻的项昌乐与团队成员们要完成的是从无到有的突破。“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要实现‘后墙不倒’,只能背水一战,靠我们自己攻关突破。”项昌乐说。

  “在我们这个团队,必须要有‘事业高于一切’的精神,才能坚持走下来。”项昌乐强调,为了确保项目进度,团队成员的其他事情都要无条件为科研让步。“白+黑”“五+二”,对他们来说,是三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常态。

  项目初期,经过难以想象的刻苦投入,项昌乐和团队成员们在短时期内“消化”了朱经昌教授留下来的全部资料、手稿和图纸,确保了科研的连续性。他们又通过主动学习、大胆尝试,及时根据课题进度制定可行性研究计划,确保了科研的定位准确。

  在没有经验和缺少资料的情况下,项昌乐和团队成员们围绕创新理念,反复论证找准技术方向,集中精力展开科研工作,很快使试制的产品性能达到了各项设计要求,为后续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让这个年轻的团队愈发坚定了信心和决心。21世纪初,项昌乐带领团队经过长年如一日的埋头苦干和科研攻关,终于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让梦想变成了现实,开发出系列液力变矩器产品,在第三代特种车辆上得到了全面的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大嗓门”,竟然是科研的“副产品”

  “有没有觉得,我们团队的人说话声音都比较大?”项昌乐经常会对实验室的到访者这样提问。

  的确,团队中的成员,尤其是年长一些的成员,说话声音都非常洪亮。

  人们通常不会想到,他们的“大嗓门”,其实是科研攻关的一个“副产品”。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我们这个团队,从事的不仅是理论、技术上的研究,还要负责装备研发。”项昌乐笑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对我们来说,‘祖国的大地’就是‘国家急需的特种车辆装备’。”

  一般高校科研团队的实验室里,常见的大多是试剂盒、显微镜和电脑。而项昌乐带领的团队,实验室里都是庞大的综合试验测试设备,完全可媲美国外最先进的特种车辆实验室。

  “30年前,我们的实验条件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项昌乐说,当时团队开展实验研究条件只能用“艰辛”来形容,由于没有专门的大功率试验条件,所有实验都只能在校园里完成。

  “特种车辆试验设备耗电量非常大,我们一做实验,学校所在的魏公村地区就跳匣停电。”与项昌乐一起从艰辛岁月走过来的马彪教授回忆说:“为了避免与周边用户‘抢电’,我们只好在夜里12点之后做实验,一直干到天亮,常常盖着窗帘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就算休息了。”

  “设备运转起来,噪声非常大。”马彪说,“而我们又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做实验,为了不扰民就只好尽量把门窗关闭,这样实验室内的噪声就更大。”

  “为了观察实验数据,大家在实验室里一关就是一晚上,交流基本靠‘喊’。长年累月下来,大家不仅是‘嗓门大’,而且耳朵都有点‘背’。”项昌乐说。

  “科学报国,就是要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散发光芒,以报效祖国和人民为使命,不畏任重,不惧时艰。”团队成员刘辉教授说,“项老师一直要求我们,要有锻造‘杀手锏’的使命和担当。”

  30年来,针对国家重大需求,项昌乐团队在特种车辆传动理论研究、技术创新、装备研发及应用等方面做出开拓性工作,实现我国特种车辆传动技术的两次技术跨越,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近200项,主要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进入特种车辆强国行列作出突出贡献。

  心中有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2020年1月10日,三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团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科学桂冠,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3.打破国外封锁,是科研人员的爱国担当

  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中,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参与了27个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的装备研制工作,参与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一,引发各界关注。但是,没有人也不会有人知道,到底项昌乐团队在其中作了哪些具体贡献。

  “我们这一行,就是要做无名英雄。”项昌乐说,这不仅仅是因为专业成果需要保密,更是因为做一代产品往往就需要十几二十年,“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是团队成员的‘常规人生’”。

  做这一行,还必须要耐得住寂寞。用十余年时间,项昌乐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三代特种车辆传动装置,让中国追上了西方国家,在该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此后,团队又投入十几年时间去攻关第四代技术和装置,现已成功实现了赶超,让中国在这一领域跻身国际一流,甚至在某些方面领先于欧美国家。

  “这条道路虽然充满艰辛,但也充满了荣誉感。当你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站位,责任心、使命感和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是项昌乐、马彪等教授携手走过30年后的共同心声。

  岁月交替中,项昌乐和马彪的鬓发都已斑白,但他们的团队依然年轻。

  “我们的团队在高校中的规模是少有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成员就有20多位,加上青年教师和博士硕士,共有近200位成员。”团队成员魏巍副教授介绍,团队教师中有多位80后和90后成员,在特种车辆传动之外,大家还都有各自专注的科研方向。一个个充满青春气息的科研梦想,持续在这支年轻的团队中生根、发芽,不断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90后教师倪俊,专注于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依托我们的科研成果,孵化出学生创新团队去参加比赛。”他介绍,近几年师生共研发赛车类学生科技创新作品18辆,参加国内外顶级学科赛事20余次,斩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冠军、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总冠军、德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前20名等40余个国内外奖项。

  80后教师徐彬,将自己的科研方向聚焦于未来智慧立体交通。他率队研究“陆空两用”智能飞行汽车技术,被誉为北理工的“黑科技”。“基于大数据调度系统下的智能无人驾驶飞行汽车,可真正满足未来立体交通的出行需求。”他说,“这款汽车目前已开展样机研制,有望在2030年投入市场使用。”

  这样的青春故事,就发生在今天的北理工。明天,这群青春奋斗者,必将改写中国的未来。

  “特种车辆装备是国之重器,矢志不渝投身相关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是科研人员的爱国担当。”项昌乐说,“我们非常注重爱国奋斗精神的传承。科技攻关无论换了几代人,都不能忘了初心——我们要完成的是党和国家交付的使命,必须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持续实现引领性的创新突破。”

  新长征路上,没有中场休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北理工的“大嗓门”梦幻团队,无疑正是这一理念的积极践行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