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网】90后大学生活账单

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党委宣传部 赵琳

原文链接:http://www.morningpost.com.cn/szb/html/2013-09/09/content_245798.htm
   


  又到一年开学时,关于大学新生入学装备的今昔对比日前热传网络。上世纪80年代,包括书本、铺盖在内的入学准备花费不足百元,而今动辄价值上万的电子产品“三件套”却几乎成为标配。家长纷纷感慨现在供一个大学生投入不菲。而步入大学课堂后,相比十年前的80后大学生月花销几百元来说,90后大学生如今的消费状况又是如何?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月花费1000元到1500元之间是主流,相比两年前的花销有所增长。
  
  调查
  
  多数同学月花费
  
  低于1500元
  
  北京晨报记者近日针对北京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从有效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大二至研一的同学多数都对自己的花费状况“心中有数”,而记者走访的多位大一新生则表示对于月均开支尚未形成明确概念,“刚到北京,还不熟悉环境,不知道一个月能花多少钱。”
  
  参与调查的近百位大学生的月均花费,约四成在1000-1500元区间,26%在500-1000元,14%在1500-2000元,超过3000元的占1%,从未进行过估算的有3%。而花费结构及各项所占比例的数据表明,用于包括伙食、日用品在内的基本生活花费占月均消费半数左右,学习、休闲娱乐开支则均以占月均花费总额的20%以下为多,人际交往开支占月均花费总额20%-40%之间的人数约占一半,有4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消费状况基本合理。
  
  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师生做过一项“北京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研究”,样本容量约四百名北京高校学生,彼时数据显示,月平均生活费为500-1000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2%,伙食费为300-600元的人数为总数的60%,即大部分被调查者的月平均生活费和月伙食费处在中等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是普遍现象。
  
  时隔两年,主流学生群体的开销也从当年的500元到1000元,变成现在的1000元到1500元。据介绍,2007年至今,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支出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全国范围内的家庭收入提高和物价上涨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
  
  个案
  
  大学生消费观渐趋多元化
  
  在大学校园里,有的学生家境殷实,出手大方;有的学生勤俭节约,但是该花钱时不犹豫;有的学生自力更生,平日打工,甚至还能倒贴家里;有的学生一门心思学习,赚取奖学金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这四型大学生,也基本代表了大多数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出手大方型
  
  “不能打肿脸充胖子”
  
  文科男,李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四,月均花销2000-3000元
  
  李方家境较为充裕,大学月均花费中伙食费约占总额一半,另一半则以人际交往和学习为多,在娱乐方面花费较少。“我是纸质书控,每月都有一部分钱花在买书上,也偶尔看看电影放松一下。”
  
  除日常生活外,李方说,他在电子产品上投入较大,刚上大二就购买了单反相机并更换电脑,用以进一步精进摄影、平面设计等特长。“不是为了玩游戏或者盲目追求品牌,我爸妈也知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都能在学习生活中提供方便,所以理解我,有时我们还互换设备。”他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或者社团活动表现突出时,父母则会以奖励的形式满足他的需求。
  
  “而且我喜欢的事物不会单以物质衡量去斤斤计较。”大四退出社团时,他还将自己2000元的奖学金拿出一半请大家吃饭,“这钱花得不心疼。”
  
  ■家长态度:
  
  学习消费是潜在投资
  
  李方没有每天仔细记账的习惯,“不过我会记得钱包里有多少钱,尤其大的花销,心里有数。”他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月均花销处于平均水平之上,“很多时候我都会感到愧疚,因为知道爸妈挣钱不易。”李妈妈表示,儿子的消费在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尤其学习方面的投入,是一种潜在投资。
  
  越是得到父母支持,李方也越体谅父母,“我暗下决心更加努力,以后能给爸妈更好的生活品质。”
  
  节俭持家型
  
  “钱要使在刀刃上”
  
  医科女,刘宁,北京中医药大学,大五,月均花销1200元
  
  刘宁出身工薪阶层,因受家庭成员影响,消费习惯较为节省。“我从小跟姥姥姥爷长大,那一辈老共产党人都是艰苦朴素的作风,同时我爸爸是军人,部队生活也提倡勤俭节约。”她说,妈妈打生活费是采取一次性到位的方式,而四年来没有发生过不够花还要再次伸手的情况。
  
  刘宁告诉记者,每月在校花费中伙食仍占大半,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消费占总额不到两成,投入学习资料的经费相对高一些,每学期她需要400元用以购买教材和课外书籍。
  
  她表示从不热衷购买衣服,本着“得体大方”的原则,她通常会在换季打折时去商场选购合适的,而对饰品、化妆品更是无所谓,也就是偶尔嘴馋出去好好吃一顿,或约上一二好友游玩聊天会多花点钱。
  
  大二寒假回家时,火车硬卧一票难求,刘妈妈心疼女儿为她购买了机票,而返校时,爸爸则坚持让她早晨4点摸黑去售票厅排队体验艰辛。

  ■家长态度:
  
  为孩子的节俭欣慰
  
  “不管家庭条件怎样,我觉得钱都应该花在刀刃上。”刘宁说,大三暑假,为开阔眼界见世面,她参加了一个美国旅行团,为期十天,“两万多块钱我挺心疼的,但走一趟之后觉得成长很多,对社会的认识加深了,也比以前有主见了。”刘妈妈表示,这种花费值得,所以非常支持,“我会经常嘱咐孩子,该花的一定不能省,也为她的节俭感到欣慰。”
  
  自力更生型
  
  “养活自己理所应当”
  
  理科女,张豫,北京大学,研一,月均花销1500-2000元
  
  张豫家庭月收入不到6000元,为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争取早日经济独立,她早早就开始自己兼职挣钱。最初是周末去做数学家教,一小时100元,带一个孩子每月800元,后来能带两个孩子,彼时这笔兼职收入生活费已能自给自足,加上学校的助学金可抵学费,自大二起,她就没有再向家里伸过手。
  
  张豫回忆,本科期间在校伙食费不贵,约为四五百元,学习资料则多来自师兄师姐的二手书,还有图书馆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我也很宅,娱乐和人际交往花费不多,但爱吃零食,积少成多就不是一笔小数,偶尔还有冲动消费,比如看到喜欢的衣服,控制不住就咬牙买下。”她表示,已意识到这两部分属于不甚合理的消费行为,目前正在努力改进。
  
  “我挺随便的,就是500块能活,2000块也能花完那种类型,好在现在自己挣钱,不给家里添负担。”她笑着说,“我的手机就是999元的国货,东西够用就行,不讲究牌子。”
  
  然而张豫也遭遇过手头紧张,她表示这种情况下则会最先缩减自己的开支,“我可以吃素几天,也可以不买衣服,但该参加的同学聚餐、活动不能省下。”
  
  ■家长态度:
  
  姑娘比我们挣得还多
  
  张妈妈介绍,逢年过节,女儿都会用自己的辛苦钱给父母和妹妹买些小礼物,今年春节后,家里房子装修,张豫又主动拿出1万5千元帮衬家里,那是她在学校做成人教育老师和在校外实习积攒半年的钱。“我们给她花钱的原则是只要学习需要,坚决不能亏待,现在她自立了,他爸开玩笑说姑娘挣得比我们多,都管不了她了。”

  精打细算型
  
  “记账理财是好习惯”
  
  工科男,包全,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大三,月均花销1500元
  
  说起自己消费状况,这个阳光的工科男自豪地告诉记者,“我几乎没花过不合理的钱。”包全介绍,大一时月均花费在1000元上下,其中伙食占到八成,剩下的部分则多用于购买基础课的辅导书,“应付考试需要大量做题,一学期下来买书得300元。”而从大二开始,跟同学聚餐、看电影、逛街等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支出开始根据需要略有增加。
  
  包全说,对于花钱,自己不会稀里糊涂,甚至还曾有过为期半年的记账习惯,“随花随记,清楚地知道花钱去向确实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用不着的或者没什么价值的东西就不会再买了。”然而因为嫌麻烦,这个良好习惯却没有坚持。
  
  包全表示,一直深感父母挣钱不易,他曾多次想做兼职挣外快,却苦于难寻合适机会,所以他选择努力争取奖学金。“每学期都能拿一个500、800、1100元的都有,也偶尔有个多的,得过一个5000元的之后去云南旅游,没跟家里要钱,还给妈妈买了一个银手镯。”
  
  他认为大学生消费随意性大,而自理能力强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合理安排消费计划,因此他也会尝试通过预算提高理财能力。
  
  ■家长态度:
  
  工资卡放心交给孩子
  
  “打钱方面,我爸图省事,就直接把工资卡给我,但我取多少钱、什么时候取的他都知道。”他回忆,小时候爸妈就很注意从不让乱买玩具、不多给零花钱等方面帮他树立不大手大脚花钱的观念,而长大了也就放心他自己理财。包爸爸告诉记者,给儿子工资卡看似尺度大,实则出于让孩子锻炼当家的考虑,而在吃穿上,他则认为不该过度节省,“太过便宜的食品、衣服,不能保证质量,对孩子身体有害。”

  专家说法
  
  大学生勤工俭学是好事,可上大学期间是否一定要去做个兼职赚点钱,才对得起辛辛苦苦的父母?专家表示,兼职并非必须,但对于父母给的钱应该认为是借贷性消费,不能乱花父母给的钱,但是在基本生活和学习上面,该花的钱不能省。
  
  要有借贷性消费意识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副教授黄敬宝曾对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校期间花费的经费来源90%以上仍为父母提供,勤工俭学、奖助学金比例微小,而对于业余兼职的看法,三成被调查者表示“迫不得已才找”,五成表示“有机会会找”,两成表示“想找而没有机会”,“完全没想过的”仅占2%。
  
  黄敬宝分析,客观来讲大学生在经济上对父母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是合理的,毕竟应以学习为主业,不能为了挣钱而本末倒置,同时因缺乏社会经验,工作机会有时也难寻,但从主观上,仍能看出大学生独立意识不强,数据显示想通过兼职来减轻家庭负担的只有四分之一,也说明这种对父母的依赖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我对于大学生消费的基本观点是,仍要以学业为主,不能过于追求享乐,同时应避免给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该节省的应该节省。”黄敬宝认为,除基本生活和学习之外,大学生在休闲娱乐与人际交往方面的开支不可避免,“其中一部分也确实属于应该花的钱,但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把握适度原则。”他举例说,对于节假日去外地旅游的想法,建议优先就近将京城玩遍,“花较少的钱也能很好地达到游玩目的,何乐而不为呢?如果一定要去外地甚至出国游玩,学生应有明确的‘父母给钱属于借贷性消费’的意识。”
  
  消费主义并非主流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青少年社会问题专家吴鲁平告诉记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科研经验和与大学生的交流,当代大学生消费的总体仍较为理性,尽管有一些随意性和盲目性存在,但消费主义并非主流,“毕竟可支配收入有限,行为上比较普遍的是冲动消费,而实际在心理上的消费主义倾向却要比行为上的消费主义倾向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就需要加强心理方面的调节,对自己的消费能力有一个切合实际的预期值,避免攀比。”
  
  关于消费金额与各项支出比例的合理范围,他认为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家庭收入和教育观念。“大学生消费分为三个递进层级,生存、发展和享乐,最优先保证的当然是生存,其次是发展,所以在基本伙食和学习方面的开支,只要必要就应该正常花费。”
  
  吴鲁平说,除基本生活和学习之外,大学生在休闲娱乐与人际交往方面的开支也无可避免,但关键就在于把握适度原则,不该铺张浪费时一定不能大手大脚。
  
  记者所做问卷调查中涉及大学生对于父母提供在校期间花销的态度,无一选择“心安理得接受,并随心所欲花钱”,51%选择“花钱多了会觉得愧疚,少则不会”,17%选择“偶尔想到父母不易,但该花还是照样花”,32%则表示“一直深感父母挣钱不易,非常注意节约”,这一结果在吴鲁平看来也较令人欣慰。
  
  理财规划方面,半数参与问卷调查的同学承认“从未记过账”,三成表示“偶尔心血来潮会记账”,只有12%称“长期保持记账习惯”,不记账的理由多为“没作用”、“嫌麻烦”、“费时间”。吴鲁平对此建议,大学生可通过预算和记录的方式反思自己的开支是否合理,同时在根源上树立节约和适度消费的观念,努力克服盲目性,在既定的消费支出约束下合理调整消费结构。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期策划 王彬
  
  本版撰文 晨报实习记者 铁瑾
  
  本版摄影  晨报记者 李木易
 
 (审核:王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