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胡海岩: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需具备三大要素
发布日期:2010-04-28 阅读次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0年4月26日 摘编:党委宣传部 高国庆
来源:http://www.jyb.cn/china/gnxw/201004/t20100426_355906_1.html
编者按:4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主办的第三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校长胡海岩院士与会并围绕“高校如何选拔创新人才”的子论坛主题发表了讲话。以下是文字实录。
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在圆桌论坛上发言。钱晓鸣 摄
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接到邀请,来参加圆桌会议形式的座谈,进了会场之后我发现没有找到圆桌在哪,也没有找到圆心在什么地方,但仔细看了一下,我发现这还的确是一种颇有新意的圆桌,因为我看到我们的席位的构成,是一个很大的圆弧的一段。所以我想,这可能是主办单位在概念上的一种创新。由此看来创新并没有非常困难的事情,关键要有创新的意识和理念。
接到邀请之后,我在想今天这十分钟谈一些什么样的内容,我们高峰论坛的主题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加在创新前面就意味这是培养顶级人才的主题。由此我想到我们有珠穆朗玛峰是世界屋脊,最高点,但是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话,我想珠穆朗玛峰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屋脊,因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四五千米,正是在这四五千米的基础上才有了珠穆朗玛峰。我想拔尖创新人才一定是有一大批创新人才的基础上才能够成为拔尖。作为我们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来说,是要培养一大批的创新人才,然后在此基础上,拔尖的人才才能脱颖而出。我想重点谈一下培养创新人才应该特别关注一些什么样的素质,或者叫做要素。如果某些人才这几方面的要素特别突出,我想就具备了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有利的条件。在我看来有这样三个要素特别重要,我归纳成三句话,12个字。第一个要素,执着追求,第二个要素,宽厚知识,第三个要素是实践创新。下面我把这三个观点做简单的陈述。
第一个观点,执着追求。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优秀人才、一个优秀的学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但是不可否认,现在具备这样素质的青年科技人才,青年学生数量还不够多。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每年高考之前,我都会遇到很多考生家长,作为熟人、朋友来向我咨询孩子应该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样的专业。可以说大部分家长在跟我咨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关注最多的还是到哪所大学读书、学什么样的专业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工作,能够有比较高的收入。
某种程度上来讲,功利的色彩还比较浓厚。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没有更高的追求,我想拔尖创新人才是培养不出来的。在我的心目中,把学者分为三类(并不是按照他们的学术成就来分类,而是按照他们的追求来分类)。最基本的一类是把从事学术研究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能够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收入;高一个层次的,我认为是把学术研究作为一种兴趣,一种爱好;更高一个层次的(就是我心目中的一流的学者),是把学术研究作为一个追求的过程,终极目标是要追求真理,捍卫真理,比如讲科学史上的哥白尼就是这样的伟大科学家。
我想这个要素是培养创新优秀人才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在我从事大学教师工作和担任大学校长的生涯中,遇到过这样的一些成功的例子。就是因为一个青年学者有比较浓厚的学术兴趣,因此,在后来他的求学过程中,在他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最后走向了成功。
比如最近中国教育报推出的系列报道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读的博士生胡铃心。他当年高考的时候距离全国重点分数线差8分,学校经过考察之后,发现他对科技有非常浓厚的的执着追求和兴趣,特别是航空航天方面有一些很有趣的发明。南航后来选择了他,录取了他,并采取了一些特殊的培养。后来,他的确成长为一个杰出的创新人才。如果没有兴趣而仅仅是为了一份好的工作,好的收入,这样成功的例子不会太多。
第二,宽厚的知识。这是针对目前我们系统培养存在的问题而想表达的一个个人的观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过去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批判的意见比较多,认为基础课的份量过重,课程门数比较多,学时比较长,导致学制比较长。
我认为对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必须一分为二辩证的分析。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课程的门数肯定是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不能用知识的宽度来代替知识的深度。对于任何一个学者来讲,要想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创新,有所造诣,必须要有几门课程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甚至,通过漫长的自学过程掌握课程的精髓,掌握这门课程在科学史上如何形成一个重要的发现和一个里程碑的。我认为只有有了既宽又厚的基础,在科学技术上的创新才有根基和深度。
第三个观点,关于实践创新。在我看来仅仅有知识的积累不可能形成创新,这些知识必须要是活的知识。有人做过统计,曹雪芹在《红楼梦》这样一部巨著中用到的汉字是4297个,不到4300字。我相信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掌握4300汉字的学者大有人在,但是写出《红楼梦》这样巨著的为数不多。4300字是个很有意思的统计,还有人统计金庸武侠小说中累计汉字没有超过4300个。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知识要有一定量,如果只掌握两三千的汉字可能写不出这样精彩的《红楼梦》;如果有五千的汉字积累,没有熟练运用和创作的思想同样写不出《红楼梦》;要想取得这样的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勤于实践。
我们目前高校中实践性的环节并不少,但是并没有当做创新性的环节很好的充分使用。比如我们的课程设计,我们的课程考试,还有各种各样的课外的科技活动,这些都是很好的实践。遗憾的是这些活动比较多的带上了功利性的色彩,对于考试课程设计来讲,往往是满足于对已有知识的复习,能够通过能够拿到学分就行;甚至像课外科技制作这样本来是以培养人素质为目的的活动,也变成了能够获得一个什么奖,能够给我加多少分。
因此,我想这些实践活动应该还原它的本来面目,使它更多的赋予创新的色彩。不仅是对已有知识的复习,更要温故而知新。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启迪,有新的想象,有新的发挥。我想因为十分钟的关系,仅就我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三个方面的素质谈我自己的一些观点,谢谢!
(审核:李跃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