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国际氨基氧化酶研究的“中国机遇”
发布日期:2008-11-05 阅读次数:
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10/212219.html
作者:李晓明 崔雪芹 来源:《科学时报》2008年10月29日第A2版
自198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皇后学院召开第一届国际单氨氧化酶会议以来,这一重要科学领域的系列国际会议10月12日首次从欧美国家移师亚洲,在中国召开。
“这个系列的国际会议可以看做一个世界顶尖学者的聚会。”谈到刚刚举办完的第13届国际单氨氧化酶会议,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邓玉林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这样表示。
事实上,正是由于近年来在相关科学领域崭露头角、迅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才成功取得此次会议的承办权。
中国正在迎头赶上
氨基氧化酶是一类与很多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相关的蛋白质,它与老年神经变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老年痴呆症、老年抑郁症、老年焦虑症等疾病有关,可致使老年人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失聪、痴呆。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有大量研究,并形成了新的热点。
“氨基氧化酶与相关蛋白质组学是学术界研究很久的领域,近年来这一领域发展非常快,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与人类疾病、健康以及生长发育有关的新的氨基氧化酶,引起了广泛关注。现在基础研究的投入逐年增加,发表论文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国内学者前年在《自然》、《科学》发表相关论文近20篇,去年接近30篇,大大超过了其他学科。在每年的基础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十大新闻中,相关领域的研究总是占有重要的地位。”邓玉林说。
由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承办的本次会议,邀请到了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其中包括世界神经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重镇——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医学院教授Peter H Yu,他在氨基氧化酶导致慢性血管病变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土耳其Kadir Has大学教授Yelekci,是第十届氨基氧化酶及相关疾病国际会议的组委会主席;目前在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任兼职教授的加拿大Manitoba大学的教授李新民,在神经系统药物评价研究方面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以色列教授Youdim则是帕金森氏症领域的知名专家;意大利Padova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Paolo在氨基氧化酶生物化学研究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与会的10多位专家均是这一领域国际学术界的一时之选。
这些曾经“高傲”的西方学者如今倾心中国的原因之一,正是看到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与药物开发方面取得的长足进展。“这些年中国发展迅速,引起了国际学者对中国的兴趣。不仅如此,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中可以做研究资源的临床样本要远远比国外丰富,研究所需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也有独特优势,国家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为这种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条件。”邓玉林告诉记者。
科研转向:从基础到应用
“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新技术应用,正在给这一领域带来新的春天,产生了很多新的发现。研究还导致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这对疾病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邓玉林表示,氨基氧化酶的相关研究是一个老的领域,但正在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影响越来越大了。
在北理工生命科学特区主任李新民看来,这次会议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于,国内外科学家都已经意识到应从相关的基础研究开始转向应用研究和治疗干预研究。尽管会议上各国科学家都在谈论基础研究,但以此为基础的治疗策略、技术和药物研发正成为大家越来越关心的话题。
邓玉林也表示,氨基氧化酶的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关系十分紧密,“首先它可以直接推动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的发展。其次,在诊断方面,可以推动新的诊断指标的发现。最后还能增进科学家对相关疾病本身的理解,有助于临床治疗。”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对老年人精神健康和老年保健越来越重视。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等也成为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过去相关的研究主要以疾病机制为主,现在开始集中在疾病的治疗和干预方面,说明相关研究更加成熟和讲究实际。”李新民评价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经接近总人口的6%,患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60岁以上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即老年痴呆症)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左右。老龄化社会的这一态势正在对该领域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产生巨大需求。
中医药品开发有望实现突破
“中医药品有望在未来几年里取得大的突破和进展。”谈到中国学者在氨基氧化酶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景,李新民特别强调了中药植物资源。
“中药或者植物药是非常有潜力的药物资源。”李新民介绍说,现在所有西药的30%来源于植物药品,与中医药品来源相似,我国中药宝库在老年病治疗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大力发展中医药品无疑更具有中国的文化特色和知识产权特色,且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因此,相关领域的研究正成为国内学者寻求突破的重要方向。记者在会议采访期间了解到,关于老年痴呆症的相关研究虽有若干病因学说,但迄今尚无定论。目前临床上虽有常用治疗,但多为对症治疗,亟须研究对因治疗疗法。而现在的临床药品主要是跨国公司研发的,中国在这一领域也须迎头赶上。
“相关的研究国内学者已经作了很多探索,并且有的药物已经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下一步应该进一步科学化、标准化,并进行推广。”李新民特别提到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授李林课题组成功研发的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中药产品,“临床效果很好,这充分说明了中医药品的研发前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