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荣辱观教育要贴近大学生实际

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

荣辱观大家谈高校辅导员篇 
http://www.jyb.com.cn/gb/2006/03/25/zy/jryw/6.htm 
《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25日第1版  
本报记者 杨晨光 采访整理

 
   让大学生容易接受认同

    包涵曾获上海市首届高校学生辅导员论坛征文三等奖、校十佳辅导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一等奖等荣誉。所带的化学系01级本科班曾两次获上海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担任辅导员的四年工作时间里,她以开创新型的学生管理体制和思想教育思路为己任,坚持撰写辅导员周记达150余篇,累计12万余字。

    包涵(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任重书院学工组组长、复旦学院05级学生辅导员):

    “八荣八耻”精炼地概括了一些我们熟知的道理,可以说都是相当平实朴素的词语,我觉得非常有教育意义。在过去的工作中,作为一个辅导员,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学生有的时候不是很接受某些说法和教育方式的原因常常是,说的都是大道理,中听不中用,很有距离感,反而一些简单的故事和简单的提法更加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同。这一次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我觉得应该尽快让学生了解这样的提法,相信他们都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进而接受和认同。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更多的是与社会、与学生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在过去的一些活动中,我们利用助学贷款的教育机会,加深学生对诚实守信的进一步认识和体会;利用人生发展道路的选择,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着重于激发他们用知识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利用寝室活动、班级互助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加团结互助的意识;以各种志愿者活动来倡导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很多有关荣辱观的教育在其中也有涉及和引导。学习“八荣八耻”,一方面让我们有机会再一次将一些已经贯穿在过去教育中间的荣辱观教育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另一方面让我们有专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荣辱观教育。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每位辅导员都已经拿到了一个由学院整理的关于“八荣八耻”的具体提法、提出的背景和一些新闻评论,学院通过这个方式提醒和要求全体辅导员尽快通过班会课和其他形式以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

    教师要积极践行“八荣八耻”

     郑焱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20多年。近5年公开发表有关理论学习和工作研究论文9篇。曾获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校“学生工作特别奉献奖”、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郑焱(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八荣八耻”在内容上层次性强,高低有致。短短八句话充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突出政治性原则,又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凸显中国特色的德育内容,同时汲取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

    “八荣八耻”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在对比中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展示得淋漓尽致,给高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和谐社会观念讲座。教育和引导学生“八荣八耻”的途径应该遵循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及全员的原则,在所有影响学生成长、利于成才的一切可能时空范围中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达到知行统一。当然,教师首先要成为积极践行“八荣八耻”的典范。

    “八荣八耻”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互动相关、体现个人和谐发展与教育、实践内容的密切联系,它遵循了道德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即从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己推人,由近及远。面对多样性的鲜明学生个体,复杂和多变的大小环境,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道德决定程序,即指导、引导、辅导学生如何保持对己、对人、对社会及人生的道德信念,平衡和协调情、理和行,更有针对性、内含实践的互动、体验、升华,解决具体问题寻求超越自我。

  要与辅导员日常工作相结合

    耿绍宁曾获2005年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2004到2005年度上海高校优秀学生辅导员、2000年上海市民族教育奖、校师德建设青年标兵等荣誉。

    耿绍宁(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自动化专业2002级学生辅导员):

    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表达简洁,寓意深远,这给我们高校辅导员自身以及所从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指明了方向。辅导员自身不仅是一名普通的公民,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这个身份的特殊性意味着辅导员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中起到“仿效作用”,从而注定首先我们自身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清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新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的是非标杆,是辅导员进行自我修身的很好的标准。

    同时,高校辅导员的重任还在于,要结合时代特点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当今大量外来思想涌入、社会环境急剧转型、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活跃的思想、可塑性强,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是非、善恶、美丑,青年大学生绝对不能混淆它们的界限,哪些是该坚持和倡导的、哪些是该反对和抵制的,都必须旗帜鲜明。

    先秦时期有儒家的“仁义”荣辱观念,革命战争时期有“反对侵略,坚持抗战”的是非标准,而在社会主义社会,这“八荣八耻”集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于一体,正是我们教育引导大学生应当坚持和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辅导员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过程中,要十分注意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把荣辱观微观到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从小事到大事,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实际行动的指南针。(本报记者 杨晨光 采访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