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理工邓玉林教授:他在太空解读生命密码

 

  原文标题:他在太空解读生命密码

  原文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7-05/23/content_369846.htm?div=0

  朋友圈、美图……年逾半百的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生命学院教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邓玉林教授玩起这些来,丝毫不逊于年轻人。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邓玉林激动地在朋友圈写下了长长的感言:“我们的科学载荷进入了太空,目前已经开始了第一组实验……这次载荷仪器研制和飞行搭载过程中,我们团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几乎到了崩溃的地步。可喜的是,团队成员顶住了困难,昼夜奋战,终于圆满达到了搭载正样的交付状态。好样的,小伙伴们!”刚一发出便获赞无数。

  令邓玉林如此感慨的,是所在团队研制的“空间微流控芯片生物培养和分析载荷”终于搭载天舟一号开启了太空之旅。别看这套载荷装置只是个小小的黑匣子,内中却集成了一个精密的细胞实验室。

  邓玉林说,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液体不能暴露在外,人工干预很少,还要克服飞船振动及遭受冲击等诸多困难,想在太空做细胞培养,难度极大。而邓玉林的团队采用微流控技术集成的芯片实验室,却能在太空全自动地完成神经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在轨供培养和在线生化分析,并实时进行数据传输。

  利用这套装置,邓玉林的实验试图探寻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神经细胞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新现象,未来作用于临床,将有助于保障航天员长期在轨的飞行健康。

  5月底,邓玉林的团队研发的另一套实验装置将搭乘美国龙飞船升入太空。这次,将在太空开展DNA方面的研究。在实验申请获批的过程中,美国对空间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的支持力度让邓玉林感慨。他希望未来的中国科学家,只要有一个想法,也能马上实现在太空做实验的梦想。用他的话说:“做科研就要敢创新,过分求稳、过于追求成功率的做法,只会扼杀创新。”

  正是敢于挑战的精神,成就了邓玉林的空间科学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