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报】北理工校长胡海岩院士:追求真理 坚守信仰

原文标题:追求真理 坚守信仰

原文链接:http://58.128.228.214/epaper/xdjyb/2016/06/29/B08/1471680.shtml

  同学们,明天你们将再次扬帆起航。临别之际,作为师长,我有几句嘱托要送给你们。

  以理性之光追求真理

  此时此刻,我既感到由衷欣慰,也深切怀念陪伴学校走过无数风雨的那位老人——徐更光院士。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自力更生研制核武器,被命名为“142工程”。1964年末,国家批准我校参与“142工程”,徐老成为研究团队中的骨干力量。他经过无数次试验,创造性地采用玻坲胶解决了高能炸药研制中的粘结难题。但在技术方案评审时,有专家认为苏联相关科学文献记载玻坲胶性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炸药的长期稳定性,因此否定了他的方案。但徐老没有气馁,进行了长达16年的试验。

  又过了15年,徐老才得知,当年专家评审通过的粘结剂使用效果不好,核武器研制单位最终仍采用了他提出的方案。2012年,在徐老诞辰80周年的庆典上,核武器研制单位领导将徐老的这一重要贡献公之于众。此后,一些学者为徐老未能因这项重要贡献而获奖鸣不平,但他的答复是“只要国家的核武器用上这个方案,我就非常欣慰”。

  徐老一生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同学们,希望你们像徐老一样,始终以科学精神来追求真理、探索世界,坚持实践出真知,让科学理性的光芒照亮前行之路。

  以崇高信仰指引人生

  今天,我还想为同学们介绍一位我们身边的老人,他就是我校“光电创新基地”的创始人、光电学院退休教师张忠廉教授。

  世纪之交,张老一手创办了“光电创新基地”,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为人才培养倾心倾力。如今,他已年过八旬,退休多年,身形清瘦,头发花白,但依然充满热情地工作着。

  希望你们能够将志向放得更高一些,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团队、集体乃至国家的梦想,脚踏实地、累计寸功地去实现。

  以大爱之心感恩所有

  今天,我要向同学们介绍的第三位老者,是我校在延安自然科学院时期的校友、我校创始人之一陈康白院长的夫人——黎扬女士。

  平时,她的生活非常简朴。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设立徐特立奖学金时,她将自己多年积攒下的两千元钱全部捐出作为奖学金。建校以来,数以万计的青年学子受益于黎扬校友这样的善举。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事业有成之时也能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用纯真之心体会人性中的善和爱,永葆对生活的热忱、对美好的向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