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北理工“锅炉房兄弟”创业经(青年驿站)

原文标题:锅炉房兄弟”创业经(青年驿站)

原文链接:http://job.workercn.cn/316/201511/03/151103073950243.shtml



 郑屹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3日 19 版)

  我们是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一群90后大学生,我们的名字叫“锅炉房兄弟”。没错,我们的开始跟学校的锅炉房有关。为了让创业团队不畏创业之路多么艰辛,都能不忘初心,我们索性就叫这个有点土的名字。
 
  名字有点土,干的事却不土,我们的目标是,让高校没有难办的事!这听起来有点狂妄,但这就是我们的初衷。
 
  我是从本校考取研究生的,并因为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申请担任了学院的兼职辅导员。本以为轻松的工作,一开始就被折腾了个手忙脚乱,比如每到学校进行奖助学金评定的日子,漫天飞的纸质表格、人头攒动的办公室、接不完的咨询电话成了每天上演的剧情。
 
  我是学软件工程的,也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生活中享尽了移动互联带来的便捷与高效,闲暇之余就想为什么高校内的日常事务还要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呢?没想到,并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一次与毕业师兄们的久别聚会上,针对这个问题,大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思想碰撞,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话:“不如我们创业吧!让高校没有难办之事!”一下子点燃了大家的热情。
 
  于是,20多个“锅炉房兄弟”聚在了一起,我们结合自身校园成长经历,准确把握高校移动校务的发展空隙,将高校“辅导员——学生”这一刚性、高频关系作为切入点,一起做了个叫“圈圈校园”的移动办公系统,并免费为高校辅导员和学生提供。学校素有支持创新的传统,对我们团队也是支持有加。
 
  这个软件,不仅将辅导员从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也大大提升了学生在校园的办事效率。不仅如此,它还为学生提供了校园生活的诸多便利,如好友圈子、资料分享、课程表、社团活动、在线课堂、求职实习。
 
  说起“锅炉房兄弟”这个名字,应该是代表了我们这个创业团队深入骨髓的精神,是我们大学生活中最深刻的记忆。当年在北理工中关村校区的西北角有一处锅炉房,锅炉房的三层是软件学院的一个临时小机房。冬天,楼下的锅炉房是暖和的,而楼上的机房却是冰冷的;夏天,楼下的锅炉房凉快,而楼上的机房却是酷热难耐。这冬冷夏热的锅炉房就成了当年的创业基地。艰苦的日子总令人难忘,大家工作在机房、睡觉在机房、吃饭在机房。忘我的奋斗精神,让软件学子们在国内外软件科技创新创业竞赛中摘金夺银,创造了必赢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的科技创新奇迹。同学们自发地总结出一种“锅炉房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团队协作、创新求精,软件报国”,不断传承的“锅炉房精神”,影响了一批又一批软件学子,于是有了今天这批敢想敢闯的锅炉房兄弟创业团队。
 
  没有任何商业实战经验,产品设计“水土不服”,我们就这样从零开始,攻坚克难。我们没有走像一般移动互联网创业软件那样的疯狂式传播与病毒营销,相反,在发展初期我们显得尤为低调和缓慢。我们虽然激情澎湃,却也自认稳重和冷静,我们认为,没有经过长时间市场锤炼和积淀,就只能是昙花一现。要想赢得用户支持,就必须听市场的话,懂用户的需求、脚踏实地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初心不变方得始终。
 
  也许正是这种敢于沉潜的精神,让我们的产品扎实推进,目前已经在全国30余所高校开展了试点应用,用户量近5万,试点单位超过91%的学生使用过软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时代里,我们不想辜负,我们要手持移动互联网,向传统行业要升级换代,以小小的努力,撬动大大的改革。
 

分享到: